工會之聲
《做有責任感使命感歸屬感的員工》讀后感之三:讓責任成為習慣
發布時間 : 2021年08月06日 來源: 三分公司苗飛翔 點擊:1173

近期公司工會開展共讀一本書《做有責任感、使命感、歸屬感的員工》活動,這本書對于我這樣初入職場的青年人來說非常受益,影響我現在和將來對工作的態度。

“讓責任成為習慣”面對責任不找借口不逃避,在勇于面對錯誤中成長?,F在我們在網絡上經??梢钥吹焦さ亍八﹀仭钡囊恍┒巫?,仔細反思我們在工作中也會經常如此,扮演著“甩鍋俠”的角色。例如在檢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臨邊洞口的封堵、防護不規范、不全面的問題,我們習慣性的甩鍋安全員,斥責他們安全巡查不到位。最終彼此推諉,保持著與我無關的態度,那么問題必然得不到解決,從而面對更大的安全風險。其實這看似我們習以為常的小事卻能夠通過日積月累的放大,一步步的侵蝕著我們的責任心,因為一次又一次自認為的甩鍋成功會讓我們產生“成就感”,會形成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而這種為自己責任找借口的行為也會逐漸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漸漸地我們也就不會發現我們自身的錯誤,那更何談我們所說的從錯誤中發現問題、從問題中提升自己。正如一句名言所說“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面對失敗的勇氣”。這正如沖浪運動一樣,我們不敢于面對一個又一個如浪花般的問題,那么我們怎么擁有前進的動能,而“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也會被社會的浪潮逐步淘汰。

“工作無小事、保持最強責任心”從事工程行業的我們,看似龐大的工程,其實一切都是從最小做起。從安全的角度小到臨邊洞口中放線孔的封堵,安全帽帶的佩戴,一根小小的裸露鋼筋頭、朝天釘。從質量角度小到每一次混凝土澆筑前料單的審核、塌落度的實驗、構造柱預埋鋼筋的檢查、節點的一個線條、電渣壓力焊的焊包、梁底的墊塊。從成本角度小到箍筋下料長度控制、砌筑砂漿每日下班的檢查、路邊一個扣件的隨手撿拾。這些無不體現著我們對工程的管理。龐大的工程也就是在這些小的管理“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中慢慢造就的??此埔患∈聟s更加生動形象體現出我們的責任心。

習主席指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正確樹立自己的責任心,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逃避、不推諉,勇于正視自己的不足,在不足中反思自己,改變自己,最終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作為安徽一建的青年職工我們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努力成為安徽一建的后備力量,為安徽一建這個大家庭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6080新觉伦午夜中文